Yun李
阅读老师的介绍,阅读作者的评论和简介,下载这篇文章
由于全球化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社会趋势,它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停止的迹象,因此人们对它可能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的威胁以及文化同质化最终发生的可能性感到担忧。马塞洛·格莱塞在他的文章《全球化:人类未来的两种愿景》中指出,尽管技术发展迅速,科学透明度不断提高,但人类的部落倾向使统一的文化难以实现。虽然Gleiser声称文化同质化是不可能的,但Jhumpa Lahiri的小说《同名同姓》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却证明了这一点。Ashoke和Ashima Ganguli从印度移民到美国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后,他们保持了他们的孟加拉传统,扩大了他们的孟加拉社交圈;然而,在许多方面,他们仍然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美国化,并融入了新的西方环境。此外,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儿子果戈理(Gogol)试图逃离他的孟加拉血统,并与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断绝关系,这预示着从长远来看,他将进一步偏离家族的印度传统。Gleiser澳门威尼斯人注册部落主义的观点与Gangulis逐渐美国化的观点之间的对比引发了澳门威尼斯人注册“地球村”是否可能的争论。虽然我承认Gleiser的观点,即人类确实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部落倾向,依附于我们熟悉的社会群体,但我认为他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人类是积极的澳门威尼斯人注册行动者,能够有意识地选择融合或对抗另一种文化。此外,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因此,我认为文化同质化很可能发生,从而危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
尽管我不同意Gleiser澳门威尼斯人注册文化同质化不切实际的总体主张,但我承认,作为人类,我们确实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进化的、不可分割的部落倾向,保持在我们自己熟悉的社会群体中,偏爱我们群体内的成员,排斥外部因素。Gleiser的文章中提到的统计证据表明,跨文化关系只呈现出有限数量的交流模式:“国际邮件占总数的1%;国际电话,不到2%;国际互联网流量占17%至18%;出口占GDP的26%;第一代移民,3%”(9)。正如格莱塞所表明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倾向于接近与我们相似的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外表。然而,即使我们确实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部落倾向,我们的意识意识也有能力胜过我们的本能。作为高度智能的生物,我们有能力选择我们想要互动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尽管我们天生是部落主义,但我们很可能有意地将自己融入某些被认为更有前途和更强大的文化或社会。
移民的行为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人们有意识地融入另一种文化,以寻求更多的机会。正如电影《同名同姓》所展示的那样,在印度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火车事故后,阿肖克觉得自己得到了第二次生活的机会,因此决定出国攻读工程学。他决定离开自己成长的地方,移民到美国,可以被认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学位,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一个在他的祖国无法提供的更多可能性的未来。他想象着不仅要走,而且要走得远远的,离开他出生和几乎死去的地方”(《拉希里》20)。他的冲动无可否认地表明,人类也有一种向上发展的自然倾向,摆脱束缚,接受更大的东西,这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基础。由于移民是一个具有深远和持久影响的特殊决定,不仅Ashoke的家庭,而且所有的后代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甚至整个印度文化都会受到影响。
与移民相似,学习一门外语,同时吸收其文化内涵,也可以看作是人们有意识地愿意融入一个主流社会。如今,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有了显著的增长,在我看来,考虑到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有助于文化的不可避免的统一。在她题为“新的语言景观”的文章中,Reshma Krishnamurthy Sharma指出,越来越多的印度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尤其是专业人士,正在教他们的孩子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而不是教他们自己的本地语言。根据夏尔马的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研究,造成这一趋势的一个因素是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相信孩子从小说一口完美的英语,就能更好地在全球环境中工作”(165)。就像夏尔马文章中的印度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一样,朱莉娅·特拉维斯(Julia Traves)的文章《请和感谢的教会》(the Church of Please and Thank You)中学习英语的学生也呼应了学习英语的必要性,认为这是为全球化经济做好准备的一种努力。通过对英语学生和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的采访,特拉维斯揭示了人们意识到英语在语言和文化上都使其他国家的人西化。然而,尽管他们与夏尔马的文章中采访的印度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持相似的观点,但在特拉维斯的采访中,英语学生表达了他们对遭受潜在的“语言帝国主义”的不适(174)。虽然他们意识到英语和西方文化对他们当地方言的威胁,但EFL学生承认“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我必须说英语,我必须知道什么是英语文化”(Traves 177)。他们与这种令人不快的矛盾心理的斗争可以进一步支持格莱塞的推理,即我们的部落倾向是根深蒂固的;然而,格莱塞没有考虑到我们对抗本能、根据现实做出理性决定的能力。现实情况是,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全球化的商业社会。为了具有竞争力,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们就被教育和社会化,说一种全球语言,成为个人主义者,并有意西方化。人们普遍担心,如果我们与那些强大的西方国家脱节,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我们都将在经济上受到伤害。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是如此深刻地交织在一起,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全球趋势几乎可以预测其他少数民族地方习俗和价值观的灭绝。
从Ashoke的移民到全世界都相信学习英语可以带来繁荣,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进化的两种倾向-部落和优越-碰撞时,我们“争取优越”的本能可能会更强,从而驱使我们有意识地选择融入更先进的文化,从而产生文化同化。通常,我们做出的决定,比如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比如《同姓》中的阿肖克和阿诗玛),或者让我们的孩子接触另一种语言体系(比如夏尔马文章中的印度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站),都会对后代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我们所在地区的语言和文化消失。
如果有些人天生的部落主义过于强烈,以至于无法被理性思维所压制呢?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格莱塞所说的“原教旨主义”(9),即以激进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或宗教。然而,就我而言,极端强烈的部落主义可以作为一种统一的力量,而不是分裂的力量。当人们的部落倾向压倒了他们追求优越的有意识努力时,他们可能会变得如此僵化和保守,以至于拒绝接受另一个繁荣社会中新的、可能更先进的方面,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自己的灭绝。适应性和灵活性是生存和进化的关键。如果来自某种文化背景的人不能适应全球的总体趋势,或者不能坚持自己的文化自主权,他们更有可能被更强大的国家吸收,或者因为不发达或贫困而死亡。
也有人认为,既然人类是有意识的澳门威尼斯人注册行动者,即使我们选择生活在另一个有利于我们未来发展的环境中,我们仍然可以探索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有意识地抵制文化同化的外部力量。然而,我认为社会化的力量不可低估;换句话说,一旦我们有意地让自己接触另一种文化,某种程度的同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谁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社会环境和与我们交往的人形成的。当人们选择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或说另一种语言时,文化影响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他们与外部世界联系方式的最微小细节。因为人类是适应性强的社会性生物,我们倾向于不自觉地内化周围人和我们所处环境的特征。因此,我认为我们几乎不可能不让旧的自己受到新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同姓》中,阿诗玛跟随丈夫出国求学,并没有接受西方文化的意图。起初,她吃着同样的印度食物,穿着纱丽,遵循孟加拉传统,只接触其他孟加拉人,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身边。就在她移民到美国并生下果戈理之后,当她想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抚养孩子时,她被一种脱节和疏离感所淹没。她把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感觉比作“一种终身怀孕——一种永恒的等待,一种持续的负担,一种持续的感觉”(拉希里49)。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注意到,她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在慢慢美国化:她学会了自己做事情,她像美国人一样随便吃饭,她通过在图书馆的工作结交了一些美国朋友。在美国生活了33年后,阿诗玛决定卖掉彭伯顿路上的房子,在印度和美国的家人之间往返,度过余生。在书的最后,阿诗玛承认自己“虽然她仍然穿着纱丽,仍然把长发挽成发髻,但她已经不是曾经住在加尔各答的那个阿诗玛了”(拉希里276)。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独立和开放的意识,这是典型的西方特征,在她身上成长,成为她个性的一部分。由于她丈夫死于心脏病,她只能自己做一切事情。阿诗玛的孩子们在美国出生并在美国社交,她与周围的人互动,使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会了美国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因此,很难否认我们受到社会环境和与我们交往的人的显著影响。由于我们天生具有社会性和适应性,一旦我们进入一种特定的文化,同化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避免的,超出了我们的控制,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意识。
虽然《同名同姓》中那对印度夫妇的一些行为支持了格莱塞的观点,即部落主义是我们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但他们的整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同化和长期的美国化。矛盾的观点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化同质化在未来可能吗?在我看来,未来的文化统一可能会发生,因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力量和局限性可能会共同作用,促进文化融合——克服我们部落本能的力量和面对社会影响的力量不足。那么,如果文化同化是可能的,我们是否应该将全球化视为一个完全消极的结果,并尽一切努力避免它?或者我们应该对它的一些积极方面持开放态度,在多样性和同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甚至摒弃的缺点,因此,认为文化同化是应该完全避免的观点就太极端了。放弃我们自己文化中一些过时或保守的部分,接受其他文化的一些先进方面,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极端地说,如果从长远来看对人类发展不利,我们是否必须不遗余力地拯救和维持少数民族文化?简而言之,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对我们的遗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辨别力来判断它是否值得如此紧紧地抓住。
作品的引用
格雷斯,马塞洛。“全球化:人类未来的两种愿景”《全球化:作家的读本》,玛丽亚·杰斯基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 - 9页。
Lahiri,裘帕。同名。水手,2014年。
夏尔马,克里希纳穆尔蒂。“新的语言景观。”《全球化:作家的读本》,玛丽亚·杰斯基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64-167页。
Traves,朱莉。“请和感谢教堂”《全球化:作家的读本》,杰斯基、玛丽亚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2-180页。